3.15消保宣传周:老年人投资的那些事

2022年03月21日

1

近年来,老年人投资理财被骗的悲剧不断上演,很多不法分子纷纷盯上老年人群体,利用高额回报或者不熟悉网上操作作为诱饵,把老年人的一生积蓄以理财的名义骗入囊中,上演了无数家庭悲剧。

正是由于老年人风险承受能力较为薄弱,做好老年投资者的教育工作,帮助老年投资者正确、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这项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一、老年人投资骗局的四大套路

套路1:投资养老公寓为名,引诱老年人加盟投资

如“怡养爱晚”案中,这家名为怡养爱晚的公司打着官方旗号,宣称在全国各地乃至韩国的宜居风景区内共设有17个养老基地,以“零风险”“高回报”和“零费用”吸引老年人投入养老储蓄,共吸纳资金过亿元,最终因兑付危机而发生资金链断裂,损失无法挽回。

套路2:用高“科技”承诺回报

这类骗局通常以“科技”为卖点,如高科技的保健食品、能重返年轻的护肤品等,欺骗老年人到各分公司布置好的现场听课洗脑,然后让所谓的“专家”在现场进行保健养生的讲座,从而高价推销各类保健药品,有的甚至承诺投资、卖产品有高额分红,吸引老年人投资,但实际上老年人买了以后只能拿到一堆无用的产品。

套路3:伪装冒充型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获取老年人信息后,伪装成老年人的亲友,以借款、救急等理由发送短信,要求老年人向其转账汇款;不法分子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谎称老年人医保、社保账户出现异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或以老年人涉嫌洗钱、贩毒等为由实施诈骗;不法分子以热播电视节目组的名义向老年人发送短信,称对方已被抽选为节目幸运观众,以获得奖金需交手续费、保证金等为由实施诈骗。

套路4:高额收益成噱头

不少网络投资平台以“天天返利”、“保本保收益”、“收益可达15%以上”等诱惑性信息为噱头,让老年投资者将资金汇入所谓的存款账号,最终血本无亏。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小恩小惠博好感,通过组织旅游、参观、讲座、赠送礼品等手段,博取老年人信任,降低老年人警惕性,趁机诱骗老年人投资所谓的“高回报收益”项目,最终目的就是骗取老年人钱财。

二、老年人如何理性选择投资理财产品

1、老年客户如何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

一是注意理财产品与银行存款的区别:理财产品不同于银行存款,具有一定投资风险,无法保证投资收益甚至本金。

二是注意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理财产品均会标注风险等级,老年客户可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购买,选择与自身风险结果匹配的相应风险等级理财产品。

三是注意金融机构的过往业绩:优选综合管理能力和综合实力强的理财服务机构,有专业性强的资产管理团队,投资收益也会相对稳健。

四是注意资金的合理配置:应尝试更多的理财投资组合,搭配长短期投资,既能分摊风险,又可以保证资金的最大流动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金。

2、办理理财产品认购注意做到“三看”

一是看产品销售清单:查询所要购买的产品是否在该金融机构app或者官网上对外公示的自营或代理销售产品清单内,不在公示清单的产品不要买,避免营销人员“飞单”。

二是看销售资质:网点销售人员应在销售专区内出示能证明其销售资格的相关材料,确定其销售资格后再听其推介产品。

三是看办理规范:理财销售应在专区内“双录”办理,如果有工作人员在非理财专区推介产品,且不要求录音录像的,应不予理会。

3、理性投资务必做到“四不要”

一是不要轻信,不要轻信虚假广告宣传,不要轻信“送温暖”的投资推销人员;

二是不要贪婪,不要被产品宣宣称的高收益所诱惑,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要树立理性的投资理财观念;

三是不要急于做决定,在销售人员介绍后可先在网上查找资料,或者和家人朋友多沟通交流,多询问销售人员,在确认了解清楚投资项目的真伪、合法性、投资标的和风险等级后再做决定;

四是不要泄露。不要随意泄露个人金融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慎重对待合同签约环节,不在空白合同签字。不随意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以防被冒用、滥用或非法使用。

三、老年人网上业务小贴士

1、保护好密码及其他重要身份信息。重点关注密码,切勿设置简单易猜测的密码;勿将银行账户密码与手机、购物平台等密码全部设置为同一密码;切勿转发短信验证码。

2、保护好手机和电脑等着终端设备。安装杀毒软件,不惦记不明链接;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使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网络交易工具。

3、尽量不在公共场所WIFI 环境下登录或使用手机银行。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退出。每次使用完手机银行后,一定要安全退出,避免手机银行在后台运行期间被攻击。

4、交易信息要掌握。开通短信通知业务或银行微信服务号通知功能,即时掌握账户资金变动。如有手机银行被盗用的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支付信息,并联系银行客服查询或向公安部门报警。

5、不轻易将个人二维码信息泄露给他人;核对账户名称与商家名称是否一致,与商家确认账户一致后再进行支付操作。

6、一旦发生收集或SIM卡遗失的情况,尽快向提供服务的电信运营商办理挂失或申请停止服务,同时第一时间通过银行网点柜台或致电银行客服热线暂停手机银行服务、冻结网银功能,避免因手机中的账号或密码被盗而造成更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