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之力 善行共生——公司举办慈善信托十二周年主题活动

2025年11月03日

2025年10月30日,“信托之力 善行共生”上海信托慈善信托十二周年主题活动在上海信托华侨大楼圆满举行。中国信托业协会、学术机构、公益组织、行业媒体等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充满温情与思考的慈善盛会。

中国信托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慈善联合会慈善信托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蔡概还,上海信托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兵分别做了开场致辞。蔡概还在致辞中阐释了慈善信托的重要行业价值,并高度认可上海信托的探索实践。他同时提到,中国信托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始终将引导和推动慈善信托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去年成立慈善信托专业委员会,搭建交流平台、组织行业培训、推广良好实践,还积极发起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慈善信托项目。展望未来,蔡概还就慈善信托健康规范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慈善信托的普及和推广,用通俗解读消除认知误区,让公众理解 “做好事”的核心要义;二是进一步深化认识、提升站位,信托公司须将慈善信托纳入发展战略,守正创新、专业运作;三是汇聚合力、共筑生态,鼓励多方主体加强合作,构建“商业向善、金融为民”的可持续发展新生态。

陈兵在致辞中回顾了公司十二载的慈善信托历程。他指出上海信托自2013年响应“精准扶贫”号召,突破行业先例与政策瓶颈,2014年落地首单公益慈善类信托,以“上善公益”为品牌深耕至今。12年来,上海信托依托慈善信托优势,累计募集2亿元资金,设立的150多个项目覆盖24省,惠及超1.4万人次,聚焦教育、医疗、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培养,携手多方构建公益生态,组建专职团队、设独立部门保障长期推进,开展“山海同心上善西行”等计划。他表示,上海信托慈善信托的实践之路是一条以人为核心的服务之路、不断迭代深化的创新之路、共同成就的生态之路和始终坚守的长期之路;未来上海信托将持续打造“上信上善”品牌,以慈善信托助力民生福祉与共同富裕。

作为活动的核心环节——开幕仪式,两位致辞嘉宾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兼家风传承与慈善信托委员会总干事傅昌波,华中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农村发展学会副秘书长陆汉文,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丁斐平,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私人银行中心副总经理黄忆嘉,复旦教育发展基金会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专项基金主任陈芸,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陈燕等共同出席启动环节,宣告“信托之力善行共生”——上海信托的慈善生态之旅展正式启幕。此次展览,既是对上海信托慈善信托长期主义的具象诠释,更是对“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这一时代命题的鲜活回答。作为一个有温度的慈善空间,主题活动回溯了上海信托设立慈善信托的初心,系统展示了自2013年以来在乡村振兴、教育启智、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公益创新实践,诠释了慈善信托从“资源输送”到“价值共生”的深刻转变,成为公众了解慈善信托的一个重要窗口。

活动现场,“上善”系列蒋念祖美学教育慈善信托委托人代表解路程、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王雪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周俊三位公益慈善同行者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上信慈善爱心社”成立仪式举行,上海信托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海波,上海信托董事会秘书、工会主席黄文峰,上海邦信阳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刘慧,上海春禾青少年发展中心理事长陆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社工办公室主任朱富忠共同启动装置;上海信托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兵为首批爱心志愿者代表颁发象征荣誉与责任的专属徽章。

来自公益慈善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公益实践者们也带来了前沿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兼家风传承与慈善信托委员会总干事傅昌波和华中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农村发展学会副秘书长陆汉文分别围绕“慈善信托与善家传承”“乡村振兴实践发展与公益慈善创新”进行主题演讲。两位主讲人和爱佑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栾贻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私人银行中心高级经理唐维恺、上海信托慈善信托部总经理蔡汝溶围绕“善业长青:当家族传承遇见慈善信托”展开圆桌对话。

十二载春秋,上海信托立足教育强国、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导向,主动担当行业探路者与引路人的角色,通过破解品牌、规模与可持续性难题,将“人民金融”的温暖力量注入信托本源,其开创的实践范式,为行业的发展树立了可资借鉴的实践标杆。未来,上海信托将以更具创新性的公益实践,为中国慈善信托事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